当前位置:

>>文化记忆>>历史文化名镇

搜索本站:

历史文化名镇-箬山

                     更新时间:2020-04-19  


 


     

       箬山位于温岭市东南,地处浙江黄金海岸线中部,因旧时盛产箬竹而得名,原为箬山镇,现已并入石塘镇。箬山陆地面积4.56平方公里,天成半岛,三面环海。旖旎的滨海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每年四季都吸引着全国各地美术家、摄影家和作家到此定生、取景、寻访。中央电视台的《渔村小叙》、北京电视台的《人之初》及香港卫视中央台播放的《渔村散记》等风光片,均取材于该地。来过箬山的人们无不赞美这里怪岩嶙峋的山,广垠浩瀚的海和古朴的

   

  
     

渔区风情。气势磅礴依山而建的石屋,不愧“东方巴黎圣母院”的美称,桅樯林立渔火高悬的港湾不负“东方威尼斯”的盛名。

     箬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奇特的风土人情。清朝陈策山曾以“风景依然满眼新,别成世界别成春,层层房屋鱼

  
     

鳞叠,半依山腰半海滨”的诗句赞美箬山。境内的建筑石刻浩繁,花鸟栩栩如生,文字苍劲有力。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玛祖庙和陈和隆旧宅,保存完好,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箬山居民大都为明代福建移民后裔,因此人文景观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闽南特色。诸如闽南语是当地的通用语言,渔妇的服饰打扮,也明显地保留了闽南痕迹。著名的箬山大奏鼓,服饰怪异,舞蹈粗犷,幽默诙谐,曾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目前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箬山人在各种农历月节上,倾注了大量的情感,其中数以清明节、元宵节和七月七小人节为最,目前箬山的七月七小人节已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991年10月7日,箬山镇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评定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浙政发(1991)191号文件)。

 

         相关链接:中央电视台1984年祖国各地节目《渔村小叙》视频片段-温岭石塘和箬山风光

   



 

 

 

     

 

建于民国早期的箬山陈和隆旧宅

 

陈和隆旧宅的碉楼和门厅

  

陈和隆旧宅阳台

 

陈和隆旧宅地下室


箬山大奏鼓(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箬山七月七小人节(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箬山元宵节


箬山清明节



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的天后宫(妈祖庙)

 

 

 

箬山石屋

 

  

箬山石屋

 

  

箬山小箬


701676685.jpg

七彩小岛


 

 

箬山海港

 

 

箬山夜色

 

 

箬山气势磅礴依山而建的石屋,桅樯林立渔火高悬的港湾,被美称为“东方威尼斯”

 

 

箬山气势磅礴依山而建的石屋

 

 箬山落星岛


 

箬山节日食品“糖龟”和“糖龟”制作模板


 

 

箬山剪纸家郭献忠的当地民俗剪纸




 

 



温岭市档案局(馆)主办,叶学政设计、制作

单位地址:温岭市城西街道环湖路1号

电子邮箱wlsdaj@tom.com   领导信箱

浙ICP备16047126号-1 公安部备案号:33108102000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