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搜索本站:

82年前的联名保释信件——档案见证梁耀南的抗日足迹

                     更新时间:2022-01-04  

                     作者: 汪宣余


 

温岭市档案馆保存着一封1939年横河乡十四个保联名保释的信件。档案原文记载:“……为无辜被捕,不知干犯何罪,案情莫名,请求恩准查明。转呈浙江省省政府暨浙江全省保安司令部讯明释放,严追诬妄由……”。信件中想要保释的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温岭第一任县委书记梁耀南。


lyn01.jpg


为了家乡的解放,身为艺术家的梁耀南,放下画笔,拿起钢枪,毅然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中,留下了令人敬佩的传奇与壮举。


一、回温岭投身抗日运动

1909年,梁耀南同志出生于温岭县金清港汇里(今滨海镇金闸村)的一个“书香”家庭。1928年,梁耀南在上海中华艺大读书,参加左联的一些活动,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梁耀南开始结识鲁迅先生。1930年暑假,梁耀南自费出国留学,在日本“川端画会”深造。1931年夏,梁耀南在上海任南华书店编辑,兼任建国中学图画教师。他与鲁迅先生书信往来,受进步思想影响深刻,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在中国必定会取得胜利。


图为1930年梁耀南(右三)东渡日本留学,与前来送行的同学在上海杨树浦码头合影。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梁耀南响应全国文联“文化工作者回乡为抗日服务”的号召,毅然从上海回到家乡,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梁耀南非常重视宣传教育工作。回乡后,他大力物色宣传队人选,在东南各乡组织抗日宣传。宣传队以街头演讲、化妆宣传和个别交谈等形式在温岭东部及黄岩等地宣传抗日。所到之处,梁耀南均登台演说,发表抗战议论,精彩的演讲大大激发了群众的抗日热情。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为了把全县的抗日救亡运动开展起来,梁耀南组织部分爱国青年,成立了“温岭县青年战时服务团”,后发展至68个分队,1000多名团员,系当时台州最大的抗日救亡团体。“青战团”利用其合法组织,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编辑出版《青年先锋》《抗战歌选》等抗日救国刊物;举办温岭话新文字学习会和妇女识字班;组织建立“鸣戈剧团”,并邀请其他爱国演出团体,在温岭巡回演出爱国剧目,以激发温岭民众的抗日救国思想。同年11月,中共浙江省临时工委委员、宣传部长张崇文回台州负责建党工作,梁耀南很快与张崇文接上了联系。在临海召开的一次党的会议上,建立了以梁耀南为负责人,与李先导、李哲甫三人组成的温岭县工委。


图为“青战团”组织的“鸣戈剧团”部分团员合影。


1938年5月,以闽浙边临时省委为基础成立了中共浙江临时省委,同时派员成立了台属临时特委。在台临特委的指导帮助下,中共温岭县委在梁耀南家召开了成立会,梁耀南被任命为县委书记。


二、持续斗争,联名保释

正当抗日救亡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时,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国民党迁都重庆,正面战场变成相持局面。而国民党反动派害怕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日力量壮大,出于它的阶级本性,实施了“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方针,秘密制定了一系列“防共”“反共”的条令,不择手段地打击人民群众抗日救亡运动。


这时,温岭的顽固势力和反共分子见时机已到,便凶相毕露,伸出魔爪,挥动屠刀向“青战团”砍来。原来隐匿在温岭的军统特务张晓崧,窃取了县国民兵团副团长的职务,继而抢夺了抗卫会和政工队的领导权,同时又勾结国民党县党部特派员潘梦麟,密报省党部,下令解散“青战团”,刮起了一阵阵狂风恶浪。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逆流,梁耀南毫不畏惧,利用矛盾,坚持斗争,集中力量打击以张晓崧为首的军统派。


1939年元旦,县抗卫会改选,邢震南派视察周汉伟来监选,带来了批文,同意政工队提出的名单。在我党的努力下,梁耀南、李安素、叶斐英三人当选为委员,桂系派人物张心柏被选为副主任委员,从而粉碎了张晓崧篡权的阴谋。接着梁耀南带领着青战团举行了大规模的请愿斗争。遗憾的是这一斗争没有取得成功,在1938年12月,国民党温岭县政府下令取消“青战团”,“青战团”也被迫解散,其成员有的奔赴皖南参加新四军抗日队伍,有的转入基层坚持抗日宣传活动。“青战团”虽从成立到解散仅15个月,但它所作的历史功绩,却永远留在温岭人民心中。


图为1939年2月,原“青战团”骨干暨中共地下党员李先导、梁耀南在横河乡动员40名爱国青年,组成第一批抗日志愿军奔赴抗战前线。


“青战团”的被迫解散,依然没有打倒梁耀南,他的抗日热情、斗争精神始终高涨。到了1939年2月,梁耀南和李先导等动员40名爱国青年组成志愿军奔赴抗战前线,然而张晓崧和张翰庭却向省保安处告密说“通匪”。4月8日,省保安处派调查股长童襄来温,与张晓崧一起,以“汉奸通匪嫌疑罪”逮捕了梁耀南、梁耀东兄弟,押往金华省保安处关押。


梁耀南兄弟被捕后,在全县震动很大,群众舆论呼然。中共温岭县委根据特委指示,进行了营救活动。当时,横河乡14名保长写下联名信请求保释梁耀南,档案载明:“……奸人作反间之计,借端陷害,以致空遭不白之冤,枉受牢笼,情实委屈……梁耀南于去今两年间为温岭县抗日自卫委员会两届改组均被推为委员,其人公正爱国,如果梁耀南果有不法情事,保长等身家所在,愿以百口同罪。”后经党组织的多方面努力,梁耀南兄弟俩定为无罪释放。


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随着救亡运动的深入开展,斗争也越来越尖锐复杂。梁耀南的担子越来越重,身体也越来越差,患上了严重的胃溃疡。但他仍坚持工作,坚持斗争。有时大量咯血,他也满不在乎。母亲劝他共产党的事不要做了,安分守己呆在家里。他却对母亲说:“我十九岁参加党,日日夜夜奔波,目的是为了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如果你不搞,他不搞,叫哪个去搞?将来解放了,人人有饭吃,有衣穿,这就是我的心愿。”使命在肩,初心如磐,梁耀南就是这样舍身忘死地战斗在抗日运动的第一线。


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梁耀南仍然关心着党的事业,他深情地对妻子说:“我们为之苦苦奋斗的新世界远则十年,近则七八年,你们一定能看到。”1941年12月26日,这位为温岭的抗战胜利和温岭的解放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第一任县委书记,与世长辞,终年仅三十三岁。解放初期,当地人民为了纪念他,把必胜乡第三村改为耀南村。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扼于风雪;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使其困于荆棘。”无言的档案记录了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为伟大事业,为广大人民奉献一生的光辉革命事迹。让更多的档案开口,让更多的故事为人知晓,缅怀先烈、传承革命传统、激发家国情怀正是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题中之义。




温岭市档案局(馆)主办,叶学政设计、制作

单位地址:温岭市城西街道环湖路1号

电子邮箱wlsdaj@tom.com   领导信箱

浙ICP备16047126号 公安部备案号:33108102000390